知秋一葉生活討論區's Archiver

artinezww5789 發表於 2012-11-25 13:30

黃河流域新石器時代的陶器

黃河流域是我國新石器時代陶器發展鼎盛的地區之一,它優良的經濟地理環境,為當時的定居生活提供了有利條件,也促進了陶器的繁榮,因此具有系統的陶器發展序列和密集的文化遺址。

  黃河流域新石器時代的陶器,以裴李崗為代表,距今為8000年,有大地灣文化、磁山文化、後李文化、北辛文化、白石村文化等類型。裴李崗文化陶器大多為紅陶,有泥質陶和夾沙陶兩類,素面磨光,有些輔以篦紋、劃紋和乳釘紋;全部手制,多採用泥條盤築法;器型有彎月雙耳圜底球形壺、筒形罐、碗、圜底缽、三足缽、高足碗形鼎等。裴李崗遺址發現橫穴式陶窯,這是我國最早的陶窯

  其中期文化為彩陶的繁榮時期,主要有仰紹文化和大汶口文化。1921年,仰紹文化因其最早的發現地—河南省澠池縣仰韶村而得名。據用碳——14測定仰紹文化年代約為西元前4575——前2550年前後。仰紹文化以磨光紅陶和彩陶著稱,造型多樣,器物手製成型,即用泥條盤築法,實用美觀;紋飾多以黑地繪紅彩,其精美的紋飾,鮮豔醒目;陶窯分有模穴窯與豎穴窯兩種。仰紹文化的代表性類型有半坡類型和廟低溝類型。大汶口文化分佈於黃河下游,於1959年首次發現,得名於其發現地——山東省泰安縣大汶口鎮。大汶口文化以紅褐色陶為主,灰、黑陶不多;紋飾有劃紋、堆紋、錐刺紋、戳印紋、花瓣紋、渦紋、星紋;均為手制,晚期出現輪制。代表性器物有釜形鼎、缽形鼎、觚形杯、圓孔的圈足豆等。這種文化分佈於山東和蘇北地區年代為西元前4040——前2240年。

  晚期文化有上游的馬家窯文化,因1924年首先發現於甘肅省臨洮縣馬家村而得名。分佈區域為黃河上游的甘肅、青海東北部,用碳-14測定,約為西元前2575——前1730年左右。陶器有夾砂陶和泥質陶兩種。最為世人稱道的是1973年在青海大通縣上孫家寨出土的一件彩陶舞蹈紋盆;齊家文化,因1924年首次在甘肅省和政縣齊家坪發現而得名,分佈在青海、甘肅和寧夏境內,據碳——14測定,年代約在西元前1890年——前1620年,陶器採用手制,彩繪以黑色為主,陶說較發達;中游的中原龍山文化,下游的龍山文化,以下遊的龍山文化最為卓越。龍山文化因1928年首先發現於山東章丘縣龍山鎮的城子崖,舉碳——14測定,其年代約為西元前2310年——前1810年左右。龍山文化多為泥砂質灰黑陶和細泥磨光黑陶,大都素面無紋,樸素雅致,或飾以弦紋、鏤孔和劃紋,器型有深腹平底罐,曲腹盆形鼎、三足盤、蛋殼高柄杯等,尤以蛋殼高柄杯為極點,質地纖薄,雕鏤精細,體現了當時工藝成就之精湛。



彩陶缽形鼎

      新石器時代大汶口文化,高29.1cm,口徑29.8cm。1970年山東鄒縣墓葬出土,現藏山東省博物館。此鼎上部為淺腹缽形,下以對稱的微帶弧形三足支撐,足似鴨嘴狀。整體為細泥橙黃陶,缽形部微有裂痕,三足皆光滑無暇。口沿施赭紅色彩帶紋為地,以白彩繪“山崗”圖案,鮮豔醒目。此器形新穎,為新石器時代彩陶中少見的器型,是黃河下游大汶口文化獨具的器物。



陶?

      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高29.2釐米,1960年山東濰坊姚宮莊遺址出土,現藏山東省博物館。龍山文化不僅黑陶舉世聞名,其黃陶、紅陶器亦精細緻密。此陶?即龍山文化彩陶器的得意之作,橢圓形大口,寬流向上外卷,扁腹,三空足,前兩足高壯肥大,後足矮小纖細,旨在維持平衡。頸間和背上接近後足處以繩索狀?相連,頸下部兩側有對稱的橫耳。背上有三條相隔的凸弦紋,其間飾以圓點乳釘紋。整件器形尤如史前不知名的某種奇獸,雄偉健壯,昂首嘶叫,其生動逼真的程度堪稱雕塑史上難得一見的精品。

頁: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0.0  © 2001-2009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