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一盤下不完的棋

 老爸老媽退休後,有了空餘的時間供自己消費,可他們自覺地為國家奉獻了青春,為家庭操勞了半生,根本沒時間和精力為自己培養玩樂的愛好,現在,除了吃飯、睡覺、泡電視,當然還有為了吃飯必須做的預備課程,就是買菜和接著加工這些菜,之外,仍然有大好的光陰無法存、沒處放。周圍的許多老人開始打麻將,並很快晉級為喜歡,有的甚至晉陞為癡迷,連吃飯`鍛煉身體這樣的主業也擠到一邊去了。老爸老媽都不喜歡參與這項娛樂活動,他們認為那是賭博,他們要將遵紀守法的良好公民形象保持到底,其實更深層次的原因是,他們的所得是靠辛勞換來,已經養成花錢謹慎的習慣,是經不起輸贏之間變幻莫測的刺激。於是,老爸老媽開始了下棋的生涯,
  最初是兒童下的跳棋,但即使他們的智力在退化,以後有可能成為老年癡呆症的後備軍中的一員,現實的情況是跳棋對於他們來說太小兒科了,那就下象棋吧,雖然他們對於象棋的瞭解止步於皮毛,但二位老人家的愛好產生了分歧,爸爸要下中國象棋,媽媽要下國際象棋,道不同不相為謀,還是向「求同」的道路前進吧,終於他們在探索中發現了共同的目標——圍棋。
  老爸老媽下圍棋走的是自學成才之路,起初是媽媽抱著一本《圍棋入門》自己在棋盤上「紙上談兵」,書上說,下圍棋最重要的是要下起來,很自然爸爸就成了陪練。老媽因為有「堅實」的理論基礎,所以在第一階段的戰鬥中,老媽是常勝將軍,看著老伴節節敗退,自己的領地越來越大,老媽心下竊喜,但看老伴焦急的神態,又於心不忍,於是把竅門一個個交給老伴,老爸的悟性很高,不久就進入了狀態,由陪練轉正為正式棋手。但這二位棋手的下法讓內行看來一定會啞然失笑,他們根本不考慮什麼開局、佈局,不為自己做「眼」,也不追求讓自己的活棋佔據更多的地域,把圍棋下成了象棋,雙方都以吃對方的棋子為快事,諸如:飛、門、關、尖、沖、夾等術語雖然不知道它們的解釋,卻在實踐中認識了它們並混得越來越臉熟,圍棋中的那條真理:金角銀邊草肚皮。他們不用記憶也在教訓裡爛熟於心,甚至老爸老媽都總結了「擋」的秘訣,當然這秘訣很快就被破譯,這更激發了他們戰勝對手的熱情和鬥志。
  對弈進入了第二階段:棋逢對手。這不表示老爸老媽的棋藝迅速提高到段位級水平,而是他們對圍棋的興趣達到了盎然的級別,常常一方手中捏著一個棋子舉棋不定,另一方偷眼看來,生怕那顆棋子落在他也想下的點,一雙近視眼和一對遠視眼在棋盤上游移,舉棋不定的那方是在選擇,對手的游移是在擾亂舉棋的視線,如果自己老盯著那個至關重要的點,那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要聲東擊西,千萬不能讓對方看出破綻和企圖,空氣中流動的是緊張,直到「啪」一聲脆響,這時我只要聽下一手棋子落在棋盤上的速度就可判定是誰放對了位置。有時「手筋」的妙手他們也會在不經意中運用,然而下一手棋就會讓人大跌眼鏡,我想他們醒悟到那重大的失誤後,會後悔至少一盤棋的功夫吧。就這樣老爸老媽的棋藝在曲折中不斷地前進,起碼是他們自己是如此認為的。
  據說圍棋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一千多年前才傳到日本和韓國,古今中外出現了許多圍棋天才和高手,卻鮮有女性,也許是古代的「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謬論扼殺了不知多少古代女性的才華和智慧,同時也把女性的某些圍棋基因也扼殺了,我所知道的當代著名圍棋高手,如:聶衛平、馬曉春、劉小光、常昊、古力、劉俊勳等全部是男性,看來在圍棋這個領域還仍然保持著「陽盛陰衰」的傳統,漸漸這一現象也在老爸老媽的對弈中露出端倪,老爸開始佔上風,老媽是絕對不會承認這一現實的,老媽說:「老頭子現在也得認真對付了,」聽口氣好像她以前的戰鬥很輕鬆,留著巨大的潛力沒有發揮,還有強大的能量沒有爆發,果然在老媽的負隅頑抗下,老爸也只能是略勝一籌,於是形成如下局面,老爸想痛痛快快贏老媽,老媽偏偏不讓老頭子得逞,二位棋手下棋的積極性空前高漲,老爸要是贏了,就滿心歡喜地去做飯,並在午休後為老媽沏好茶,擺上棋盤邀請老媽參賽;老媽的意志是很堅韌的,所謂「屢敗屢戰」,說不準下一盤我會將你吃得只剩幾十個棋子呢。
  老爸老媽沒有將思想的源泉灌注到圍棋這塊園地,故而也沒能結出「棋如人生」、人如棋子」如此深刻的哲學碩果,他們只把圍棋當一種智力遊戲。但遊戲也是有規則、分輸贏的,他們下棋從未有第三方監棋,卻都恪守規則,無一人次耍賴,印證著他們走過的人生軌跡,佩服!在中盤就能看出結局的情況下,他們也不會就此放棄努力,總要堅持到棋盤上再不需要放第二手棋為止,而面對永遠只有此贏彼輸、此輸彼贏這兩種結果,他們每一回都懷著期待出發,目標是快樂和坦然,贏了的高興毫不掩飾地寫在臉上,輸了的話,贏的是老伴,老伴快樂,那就快樂著老伴的快樂吧。欣賞!
  瞧!老爸正站起身形,兩手叉腰,一雙遠視眼遠遠地看定棋盤,唸唸有聲地數著自己活棋的子數,無論誰輸誰贏,這一盤的結束就是下一盤的開始,我也希望老爸老媽就這樣一直對弈下去……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