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詩歌與中國寶玉石文化

——讀(〈中國珠寶玉石週刊〉),由歌明的詩想到的

    姜天蔚

    詩歌是中華文化寶庫中異彩紛呈的奇葩,中國寶玉石文化是中華文化寶庫光芒四射的瑰寶,它們自古就有著密切的聯繫,相輔相成、相映生輝、相得益彰,在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歷史長河中共同演繹了瑰麗多彩的篇張。

   古人對寶玉石美化生活的作用的認識日益加深,在詩歌中出現了大量的描寫寶玉石的內容。在早期的《詩經》中,就有不少有關寶玉石文化的名子,例如「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投我以桃李,報之以瓊瑤……」,這裡的「瓊瑤」、「瓊琚」指的是珍貴的玉器,用來象徵淳樸美好願望,表達了我國古人人民樸素善良的內心世界。

    先秦文學中,許多絢麗多姿的詩篇又給寶玉石文化增添了濃烈的浪漫主義色彩,例如屈原在《九歌》中寫道「霾兩輪兮縶四馬,援玉桴兮擊鳴鼓」,其中「玉桴」指的是玉頭的鼓槌;《離騷》中「折瓊枝以為羞兮,精瓊靡以為米長;為余駕飛龍兮,雜瑤象以為車」……這裡的「瓊枝」指美麗的玉,「瓊靡」指玉的碎屑,「瑤象」指的是美玉的象牙,借寶玉石之美描寫宏大萬千的氣勢,抒發了詩人的浪漫主義情懷。

    秦漢、魏晉南北朝時,經過長期的歷史積累,出現了更多有關寶玉石文化的詩歌,例如樂府《戰南城》中「雙珠玳瑁簪」,《古詩為焦促卿妻作並序》中「耳著明月═,」「口如含朱丹」這裡的「珠」、「═」都是指珠寶首飾,「朱丹」指紅寶石;曹植《美女篇》中「玉帛不時安」,這裡「玉」與「帛」一起為古代行聘之禮;《西洲曲》中「垂手明如玉」,以玉形容手之白……這些詩歌都表明,當時的寶玉石已經在民間較為廣泛的流傳,珠寶首飾的種類與款式也更為多樣,深入到人們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

    唐宋明清時期,我國的寶玉石文化發展到高峰,當時燦若繁星的眾多詩歌辭賦裡出現了大量有關寶玉石的詞句。例如,王之渙著名的《涼州詞》裡「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王翰的《涼州詞》裡也有「葡萄美酒夜光杯」的句子,李商隱《錦瑟》裡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而李白以「明月珠」比喻賢能,辛棄疾以「玉漏迢迢」比喻時間漫長……特別是《紅樓夢》裡的一塊神奇的「通靈寶玉」,蘊涵了無盡的詩情畫意,其中有許多關於寶玉石的詩句,比如「珍珠如土金如鐵」、「白玉為常金作馬」、「東海缺少白玉床,龍王請來金陵王」……可為達到了中國寶玉石詩詞的極致。

    然而到了近代,曾經燦爛輝煌的中國寶玉石詩歌卻顯得不如人意,關於寶玉石文化的詩詞少而又少,幾乎難以看見——這不能不說是我國文化上的一個遺憾。但自從我讀到《中國珠寶玉石週刊》,在頭版看到歌明透明如溪的詩歌,頓感欣慰——中國寶玉石文化的長河流淌到紀,又有現代詩歌的溪流匯入了!把歌明的詩一首首讀來,《讀你》、《相約》、《夢的告白》……不僅風格雅致,而且透出清新的藝術品位,配以優雅的畫面,可謂詩中有畫,畫裡有詩,從而整個《中國珠寶玉石週刊》給人以品位高雅、如詩如畫的感覺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