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竹刻收藏有竅門

竹刻屬於“文玩清供”,以插屏、筆筒、臂擱、擺件為主,是古代文人雅士等清流階層既實用又賞玩的東西。一件名家手制的竹刻就是一件精美的藝術品,收藏價值不亞於名貴書畫,2005年香港佳士得春拍會上一件清代竹刻名家顧玨的竹刻筆筒成交價高達1045萬港元,創下竹刻交易天價!這直接推動了竹刻收藏業界的繁榮,就連號稱“無一款凡物”的上海博物館也陸續購進260多件。

    竹刻留青最佳

    那麼,對於初涉竹刻收藏的人而言,什麼樣的竹刻才具有收藏價值?首先要對竹刻的雕制過程有個全面瞭解。雕制竹刻大致分三種:一是竹皮“留青”,竹子皮薄如紙,新伐下來的竹子皮呈青綠色,雕刻時在竹皮上巧做功夫——留下一些青皮作圖案主體,削去大部分青皮露出皮下筋骨作圖案背景,這種手法即為“留青”,屬於竹刻技藝的巔峰,非大師級高手不能為也,臂擱基本都屬於“留青”刀法。二是淺皮“篾青”,刮去竹皮外層後,下麵一層隱約泛青的層次為“篾青”,是竹子最細密的部分,常用來製作浮雕和透雕,最常見的筆筒即屬於“篾青”刀工。篾青的特點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會慢慢變紅,而且越老越紅,越把玩摩挲顏色上得越快,給人豔而不俗的感覺。三是“竹簧”,也就是在剖開的竹板上運刀,這是最常見也是最入門的竹刻,選取的竹料可粗可細,更可以在正反兩面可構圖,插屏、嵌板都屬於此種門類。最後是竹根,上好的老竹根肉質厚實,中心充實,虯結細密,是清朝竹刻匠人喜用的竹料,可以創造出惟妙惟肖的作品,幾乎所有的人物、花鳥擺件出自根雕。

    名家之外有高手

    歷代竹刻名家多集中在江南,代表人物有“嘉定三松”:朱松鄰、朱小松、朱三松,“封門二優”:封錫爵、封錫祿,吳中一派的吳之幡、周芷岩,以及竹刻祖師張希黃,還有前面提到的顧玨等。他們的作品通常都留款,即使無款無識也能從各自的雕刻風格上鑒別出來。他們常用的技法是深刻、浮雕和圓雕,因為幾百年前的工具和製作環境遠遜於今,名家作品大多古樸木拙,並且吸收國畫的“留白”觀念,往往一件竹刻上只是寥寥幾刀。但是這樣的竹刻禁得起時間考驗,較之現代用電腦鏍機刻出來的東西格外大方雅致,特別是刻有名家款式的名品收藏價值要比高出普通竹刻很多倍。

    但並不是所有明清竹刻都出自名家之手,也有相當數量的無名氏作品閃著智慧的光芒。王世襄先生收藏的數百件竹刻中就有一大批無款無識,但在拍賣會上同樣拍出上百萬乃至數百萬的天價。比如王世襄先生年輕時曾收過一尊無款絡緯筆筒,筆筒上斜刻一枝嫩竹,葉子裏雕一絡緯,“仿佛夜露方滋,月光如水,傳來絡絲聲也”。“絡緯”即紡織娘,王世襄先生從刀工斷定是清代早期,卻不知作者是誰,便拿去找舅舅。王先生的舅父金西崖既是鑒賞家又是竹刻家,一見絡緯便斷定是清初竹刻名家馬國珍的珍品,“世上只馬氏一人能雕絡緯”,因為百蟲中紡織娘最難刻畫,功底不夠的人刻出來要麼像蟋蟀,要麼像蟈蟈,自有竹刻以來尚無一人把它雕得惟妙惟肖。馬國珍為了突破前人,特意在家中養了很多紡織娘整天觀察,終以“絡緯”傳世,人稱馬絡緯。

    很多藏家總希望自己在魚龍混雜的竹刻市場裏能辨識出真品。王世襄先生從上世紀50年代收藏竹刻,無論名家還是無名只要器型好、刀工佳,不管有無款識都買下——那個時候誰想到會有今天?這就是高人的遠見之明。所以,如果見到刻功老到的竹刻不可錯失機會。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