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揭開成交潛規則 真真假假中尋覓書畫珍品

在今年香港佳士得的拍賣會上,明末清初一代畫壇宗師石濤的代表作品八開《杜甫詩意冊》,將首現拍場,估價高達1.2億港元。在高額估價的背後,實際上揭示了一個書畫拍賣的“潛規則”,那就是珍品往往隱匿於真真假假之間。
提要:在今年香港佳士得的拍賣會上,明末清初一代畫壇宗師石濤的代表作品八開《杜甫詩意冊》,將首現拍場,估價高達1.2億港元。在高額估價的背後,實際上揭示了一個書畫拍賣的“潛規則”,那就是珍品往往隱匿於真真假假之間。

  佳士得將舉行“中國古代書畫”及“中國近現代畫”春季拍賣,屆時將有逾400幅中國古代、近現代的名師佳作,各作品總估價高達3.5億港元,其中最矚目的作品,則是著名畫家石濤的《杜甫詩意冊》畫冊。

  真真假假成就珍品

  翻開歷年石濤的拍賣紀錄,我們會發現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雖然石濤是一代畫壇宗師,但是其拍賣價格並不高,其最高紀錄是在去年北京保利秋拍中以2688萬元成交的《詩書畫聯璧卷》手卷。而在去年的拍賣市場,成交過億的古代書畫已經有了好幾幅,為何石濤的作品只能處於中上游的位置呢?這主要是還是因為收藏市場上,石濤的仿品實在是太多了。

  所謂石濤的仿品,並不是指現在仿的,而是在民國時候就有的,其中首推的就是張大千仿石濤的作品。張大千以畫家的眼光,對傳世名作有自己的獨立鑒賞能力,加上他的畫作和仿古作品都能買出大錢,為他的收藏奠定了鑒賞與經濟兩方面的實力。石濤是張大千的最愛,他早年仿製了大量的石濤畫作,少有人可以看破是原作還是仿製。當時上海的地皮大王程霖生酷愛石濤的畫,特意化大價錢買了一幅丈二四的石濤山水,作為鎮宅之寶懸掛在廳堂,並把廳堂命名為:“石濤堂”,其實這幅畫就是出自張大千之手。

  他仿石濤畫的贗品其神韻、表現手法、構圖特點,惟妙惟肖,與真跡毫無二致,活脫脫石濤複生。他這種惡作劇,使許多著名的畫家、收藏家、鑒賞家上當,如:陳半丁、黃賓虹、羅振玉,甚至是張學良。這也使得目前收藏市場上對於石濤作品敬而遠之,相反張大千仿石濤的作品卻能賣出很好的價錢,像2006年北京榮寶拍賣行推出的張大千《仿石濤山水》立軸,成交價就達到了176萬元。

  像去年拍賣市場上,石濤作品超過千萬元的就有三件,除了《詩書畫聯璧卷》手卷之外,石濤《松蔭研讀圖》立軸拍出了1904萬元,《竹西之圖》手卷拍出了1120萬元。而且有意思的是,一些原先被拍賣行認為是仿品的石濤作品,一旦能夠被市場所接受,其價格就立刻飛上了天,像2005年浙江一家拍賣行在秋拍中推出的石濤《竹石圖》立軸,當時的估價只有50萬至80萬元,但成交價達到了1925萬元。

  揭開成交“潛規則”

  在書畫投資中,許多人都喜歡那些毫無疑問的畫家作品,這固然沒有錯,但你是否發現過,這些畫家作品的升值空間卻是非常有限的呢?以著名畫家謝稚柳為例,今年是他誕生100周年,在拍賣市場上也掀起了一股謝稚柳熱。在今年上海春拍市場上出現的謝稚柳《西湖吟趣圖》立軸,估價30萬至50萬元,成交價為58.24萬元,而在2009年春拍中的價格已經達到了47.5萬港元。雖然升值幅度還是有的,但是在今年書畫拍賣市場上整體出現大幅跳升的情況下,這個幅度顯然不會讓投資者滿意。

  就拿不久前在香港蘇富比出現的齊白石《虎》為例,拍賣之前,多少人撰文認為此畫是贗品,但最終卻拍出了3000多萬元的天價。雖然收藏界至今對《寫生珍禽圖》的真偽仍有爭議,但在拍賣市場上,它的身價卻從2002年的2530萬元,上漲到了2009年的6171.2萬元。

  在藝術品真偽界定上,書畫鑒定尤為困難,原因是書畫鑒定目前還主要是沿用“目鑒”、“考證”的方法。由於書畫鑒定家的鑒定行為有 “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玄妙”和“彈性限度”。同一件書畫作品,同一級別的鑒定家,可能會鑒定出截然不同的結果,而且各有各的充足理由。米芾《研山銘》書畫鑒定家持不同意見的有之,“晉人書”《出師頌》更是遭眾多學者、書畫鑒定家及媒體的狂轟亂炸,後雖改稱“隋人書”,但仍有許多學者提出不同的見解,這些作品哪件不是曾被權威專家過目過的?這種現象古今依然,現在拍賣場上標“傳”、“款”字款的古代書畫作品,有的就是昔日各個時代的權威鑒藏家鑒定遞藏的,現在不是仍然不能確定為真跡嗎?因此,面對有爭議的畫作,只要能夠找到自己獨家令人信服的證據,無疑可以大大提升其價值,甚至為你帶來可觀的回報。
返回列表